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侮辱行为与相关行为如何区别
释义
    侮辱行为与相关行为怎么区别
    (一)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
    对于这个问题,要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
    (二)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区别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以为单位。
    3、行为人主观过错的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三)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区别
    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
    (四)实施侮辱行为可能涉及的其他罪名
    侮辱罪可以以暴力方法实施。这里的暴力仅仅是指行为人为使他人人格尊严及名誉受到损害而采取的强制手段,不包括对被害人的故意杀伤行为。如果行为人在侮辱他人过程中故意伤害被害人甚至杀害被害人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五)侮辱罪的起诉方式
    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胁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