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结婚的法定假期有多少天 |
释义 |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对于婚假天数法律没有统一规定,由各地自行规定,通常为三天。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婚假在领证后多久之内有效? 婚假在领证后立刻有效,具体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女人几岁才算晚婚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晚婚的概念很简单,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妇,可以在法定三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一周,合计十天,(一次性连续享受,遇国定假日顺延,含双休日)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增加的一周婚假.工资、奖金照发。使用。晚育假期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亨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各地晚婚假总天数10-30天。全国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长或增加婚假天数(加合关系),也有的直接规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数(包含关系)。 三、不上班也要交工资的情况有哪些 不上班也要交工资的情况有: 1、法定节假日,中国有七个法定节假日,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和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劳动者休息。因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未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三倍加班费。用人单位在休息日不得安排劳动者工作,否则构成加班,需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加班费; 2、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双方对病假工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劳动者实际日工资标准支付。双方约定病假工资的,按约定处理。但双方约定的病假工资支付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3、年假期间,员工累计工作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五天,累计工作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累计工作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 4、婚假期间,劳动者可以依法享受婚假。夫妻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可以享受三天的婚假。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51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