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维护名誉权需要的证据 |
释义 | 法律分析:维护名誉权需要的证据: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虚构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 一、侵犯个人名誉权如何处理? 被他人侵犯个人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到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或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理由等基本信息。被侵权人向法院起诉还要注意提交证据,要搜集证明有侵权事实的证据并提交于法院。 二、侵犯名誉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 2、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 4、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三、网络诽谤如何取证 网络诽谤取证如下: 1、如果是在网络上进行诽谤,可以将诽谤内容截图下来作为证据; 2、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从网站的后台调取数据; 3、还可以有书面证据、录音视频等证据; 4、获取证人的证言。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别人名誉的行为。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