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归责与化解风险
释义
    劝酒者对喝酒人的法律责任取决于情况,若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不构成犯罪;若明知对方有疾病却仍坚持劝酒,属于过失犯罪;若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致人死亡也不构成犯罪,但需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等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人喝酒,致人死亡,他的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但他应该对对方的死亡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法律责任与风险管理
    法律责任与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议题。在各行各业中,法律责任扮演着保护权益、维护公平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角色。同时,风险管理也成为了组织和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有效的法律责任和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潜在的法律纠纷和损失。这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合规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组织和个人在业务运作中遵守法律法规,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化解。通过加强法律责任和风险管理,我们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各方创造一个公平、安全和可信赖的环境。
    结语
    法律责任与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议题。在各行各业中,法律责任扮演着保护权益、维护公平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角色。同时,风险管理也成为了组织和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有效的法律责任和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潜在的法律纠纷和损失。通过加强法律责任和风险管理,我们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各方创造一个公平、安全和可信赖的环境。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