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在互联网上避免恶意言论?
释义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构成要件,新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情形,包括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篡改原始信息、明知捏造等,同时列举了情节严重的标准,如点击浏览次数、造成严重后果等,另外,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也进行了界定。对于一年内多次实施诽谤行为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诽谤罪或是侮辱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具体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新司法解释具体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另外,诽谤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关于如何界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列举如下: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结语
    诽谤罪或侮辱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者构成诽谤罪。新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具体情形。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行为,若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或造成严重后果如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或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且再次诽谤他人,或其他情节严重者,均应认定为情节严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也被列举明确。对于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且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构成犯罪的,应依法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2: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