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分立和统一
释义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分立和统一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分立,也就无所谓统一;没有统一,那种分立的诉讼法律关系,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并不是几个关系同时存在,有的案件可能多几个诉讼法律关系,而有的案件可能少几个关系,由于各个案件情况的不同,各有区别。在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以多个关系而论的。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方面。人民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围绕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否则,诉讼活动将无法进行。因此,人民法院同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是其他各种关系联系的桥梁和枢纽。
    一、民事诉讼抗辩权包括哪些
    (一)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抗辩权按其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独立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债权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债权请求权时,有对请求权予以抗辩的权利。比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先诉抗辩权。而从属抗辩权则是指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自己必须有请求对待给付的债权,此抗辩权只是从属于自己的债权而存在,本质上起担保作用,因而此债权一旦消灭,则其抗辩权也随即消灭。比如同时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是。从属抗辩权只是就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的债权而言具有从属性,但就另一方的债权而言则没有从属性。
    (二)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抗辩权按其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1、永久抗辩权又叫消灭抗辩权、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在诉讼上表现为可使原告的起诉受到驳回的判决。比如时效完成抗辩权。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限内不向义务人积极主张其债权,时效期限届满,即不能再请求强制义务人履行债务;如果权利人提出该请求,则债务人即享有时效完成抗辩权,拒绝权利人的请求,此时权利人虽然仍有债权请求权,但是义务人可以永远地反复地行使抗辩权,而使权利人的债权无法通过行使请求权来实现。
    2、一时抗辩权,又叫延缓抗辩权、延期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暂时地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效力。比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方当事人在相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可行使抗辩权暂时拒绝相对方的请求。一旦相对方已为对待给付并提出请求给付时,则一方无同时履行抗辩权,相对方的请求立即发生效力。不安抗辩权也属于一时抗辩权,有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因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显形减少而有难为对待给付之情形时,在他方未对待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前,可行使不安抗辩权,暂时拒绝他方的请求。
    (三)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抗辩权按其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1、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比如台湾地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时效完成抗辩权、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的不安抗辩权、《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的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等。
    2、而约定抗辩权则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契约自由原则而约定的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依法律规定而产生,没有任何疑问。值得研究的是,抗辩权是否可以依当事人之间约定而产生。
    二、民事诉讼一般多长时间开庭呢
    民事诉讼的开庭时间:
    (一)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则60天后可安排开庭;
    (二)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三)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