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满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是否合法? |
释义 | 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结婚是违法的,不被法律承认。结婚应自愿,禁止强迫和干涉。结婚年龄规定为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禁止重婚和直系血亲结婚。结婚需亲自到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否则需补办。结婚前需了解自己和伴侣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一、没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违法吗 没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结婚一定要到法定结婚年龄才能领证登记,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是违法的,是不被法律承认的。 二、关于结婚的法律规定 1、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3、不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4、一夫一妻,不能重婚。 5、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6、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结婚一定要达到结婚法定年龄,大家在打算结婚前一定要看看自己以及和自己的伴侣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的婚姻是否应该受到法律限制? 未成年人的婚姻应该受到法律限制。婚姻是一项重要的决定,需要成熟和理性的思考。未成年人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都还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责任意识,难以承担起婚姻所带来的各种责任和挑战。此外,婚姻涉及到财产、权益、离婚等法律问题,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和能力来处理这些事务。限制未成年人的婚姻可以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利益,防止他们陷入不成熟的决策和可能的剥削。因此,法律应该设立合适的年龄限制,确保婚姻的真实意愿和双方的成熟程度。 结语 结婚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结婚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男性必须年满22周岁,女性必须年满20周岁方可合法结婚。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是无效的,法律不予承认。此外,婚姻应当基于双方的自愿,禁止强迫和干涉。限制未成年人的婚姻有助于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利益,确保婚姻的真实意愿和双方的成熟程度。因此,我们应该在法定结婚年龄之后,经过成熟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才能迈入婚姻的殿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条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