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校园伤害事故包括几类 |
释义 | 校园伤害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学生彼此之间因为运动、游戏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伤害,这类事故的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是在校学生。 2、由于学校未履行有关义务而导致人身伤害事故。这类案件导致损害的原因是学校的消极不作为。 3、由于教师或者其他学校员工玩忽职守、责任心不强或体罚学生等原因导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4、意外事故导致学生人身伤害。这类事故的特点是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原因并非学校的教师和同学,而是一些意外。 一、老师体罚学生判几年 一般不会判刑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凡教师有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除批评教育外,并视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给予以下处理:1、情节较轻且是初犯的,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负责帮助教育情节较重的,由副校长、校长负责帮助教育。2、情节较重,但没有造成后果者,教师应向学生本人和家长道歉。学校扣除当事人一个月岗位责任奖,并取消本学期或本年度参加各项先进的评选资格。情节较重,且造成一定伤害或由此引发一定后果,扣除当事人半年岗位责任奖,必要时令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做公开检查,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3、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所造成的伤害,学生家长提出进行治疗,则所需的各项检查、治疗和其他有关费用如车旅费一律由教师本人承担。 二、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监护责任 教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学校对学生负有监护责任。在学校期间,学生实际上处于学校的管理和控制之下,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已经转移到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有实际的监护关系,学校应当对未履行监护义务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此外,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以教育、保护为目的,对未成年人进行人身监护。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必须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是法律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