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幼儿监护人应该是谁 |
释义 | 新生婴儿的监护人通常是父母,但如果父母不在或有问题,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兄姐或其他亲属、朋友。监护人的更改需要经过程序,由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或由法院裁决。监护人有责任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包括按时送学、保证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支付杂费、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监护人还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其接受教育。 法律分析 一、新生婴儿监护人应该是谁 如果父母健在,那么监护人就是父母,这是规定的。如果父母不在或者精神有问题,那么孩子的监护人是: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法定监护人的义务 监护人员负有保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主要应承担如下义务和责任: 1、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人学; 2、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3、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4、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未成年的第一监护人是父母,永远不可以改变的,如果发生改变只能是父母死了或者是精神有问题。监护人的更改也是需要顺序的,不可以随意的更改。监护人不但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安全,还要保护监护人的财产安全,让被监护人接受教育。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未成年婴儿的监护人应为其父母,但若父母不在或有精神问题,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兄姐或其他亲属、朋友,需得到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的同意。如存在争议,可由法院做出裁决。监护人有责任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接受义务教育并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监护人的更改需按顺序进行,并应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其接受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