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保留多久 |
释义 | 劳动合同文本的保存责任分配:劳动者离职后可随意处置,用人单位需保存两年备查;在职期间双方各持一份。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需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若用人单位未交付文本,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改正;如造成损害,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劳动者离职的,劳动者可以随意处置劳动合同文本,不用保留,用人单位则要保存两年劳动合同文本备查。劳动者在职期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劳动合同文本,只要在职期间双方都要一直保存。 签订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经过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生效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存档期限及合同保留要求 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留劳动合同及相关文件的期限为至少两年。具体而言,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劳动者工作时间、休假记录等相关文件应当妥善保存。这些文件的保留要求主要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应对潜在的劳动争议。在合同存档期限内,用人单位应当妥善管理这些文件,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超过存档期限后,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销毁,但销毁前应当经过相应程序,并保留相关销毁记录。劳动合同的存档期限及保留要求是用人单位合规经营的基础,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要求。 结语 合规经营的基础,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要求。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留劳动合同及相关文件至少两年。这些文件的保存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应对潜在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未交付劳动合同文本应受到责令改正,造成劳动者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离职后可自行处置劳动合同文本,而在职期间双方都需保存。确保文件真实、完整、准确是用人单位的责任。超过存档期限后,合理销毁需经过相应程序,并保留相关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