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与劳动报酬的概念及背景 |
释义 | 工资与劳动报酬的区别及劳动报酬的内容。工资与劳动报酬是个人所得税法中不同税目,适用不同税率。工资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劳动报酬适用20%税率。混淆概念可能导致税收问题。劳动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和社会保险。 法律分析 一、工资与劳动报酬的区别 1、我国法律规定,工资所得和劳动报酬所得作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两个不同税目,适用不同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劳动报酬所得,税率为20%。一次性劳动报酬所得异常高的,可以加价征收。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在实践中,不少纳税人混淆了工资、劳动报酬所得等概念,税率适用错误,造成税收隐患。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劳动报酬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1、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2、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 拓展延伸 工资和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及影响 工资和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及影响是指在劳动关系中,雇主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工资和劳动报酬,并确保合理的薪酬待遇。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劳动合同,工资和劳动报酬应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等。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和支付周期,并规定了雇主应履行的义务和员工的权益保障措施。合理的工资和劳动报酬政策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合规支付工资和劳动报酬也能有效预防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结语 合理的工资和劳动报酬政策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工资和劳动报酬,并确保合理的薪酬待遇。合规支付工资和劳动报酬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还能有效预防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雇主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工资和劳动报酬的合理支付,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