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60岁以上孤寡老人收养 |
释义 | 一、60岁以上孤寡老人收养 对于那种找不到父母或者父母双亡的孤儿,法律允许满足条件的人来收养他们,这样既能减轻社会的幅度,同时也能给孤儿一个圆满的家庭。根据规定,收养孤儿时收养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 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 3、无子女。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也可不受此限制;虽有一名子女,但该名子女患有精神病等严重疾病,将来无法尽赡养义务的,也可收养一名健康的小孩。 4、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如有正当的职业或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照顾被收养人的生活并可负担其相应的经济开支等 二、孤寡老人由谁赡养 孤寡老人的生活处境确实是特别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由家庭承担,老人的子女和其他亲属依法负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无儿无女,也没有其他赡养人。为了使这些孤寡老人老有所养,我国法律对此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城市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救济。”“农村老年人,无劳动能力弋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根据本案例中的情况,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与老人原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会同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安排好老人的生活问题。因为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主要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即使要享受各种社会养老保障待遇,一般也只能向户口所在地有关机构或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在本案中,孤寡老人王某不能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只能要求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五保”供养。另外,国家鼓励孤寡老人和他人或有关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将自己的遗产死后赠与受遗赠人,由受遗赠人负责自己的生养死葬,以拓宽社会互助养老的渠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