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进酒吧违法吗 |
释义 | 未成年人进酒吧,他本人不违法;但允许他进入的经营场所会面临法律处罚。 未成年人不会被拘留,但是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百互联网度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版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权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未成年人的主要合法权利如下: 1、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3、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4、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5、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8、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9、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0、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1、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12、取得国家赔偿权。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13、宗教信仰自由权。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4、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1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16、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综上所述,未成年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酒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娱乐场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八条 本法所称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 (一)吸烟、饮酒; (二)多次旷课、逃学; (三)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四)沉迷网络; (五)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七)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八)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