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小额贷款的定义 |
释义 | 一、民间小额贷款定义:民间小额贷款又称为小额贷款是指通过非正式途径向微型和小型企业、贫困者或贫困者家庭提供融资服务,以扩大这些群体的选择范围,提高其生产性投资,从而增加这些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的金融活动。这种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融资。 二、民间小额贷款条件: 1、借款人是中国大陆居民,能够提供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等); 2、有固定的住址和工作、经营地点,能够提供住址证明材料(房屋租赁合同、水电缴费单等); 3、有稳定的工作或经济收入来源,资信状况良好,能够提供如银行流水单号和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 4、借款人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为国家命令禁止的用途。 三、民间小额贷款所需的材料: 1、首先必须拥有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提供户口薄并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拥有稳定的职业,良好的收入,如果是通过银行划账的方式领取工资的,还需要提交近期的工资卡的流水证明; 3、未婚者提交未婚证明,已婚者提交配偶及家庭成员的相关材料; 4、拥有申请贷款银行的固定账户; 5、贷款机构的其他规定要求。 四、民间小额贷款流程: 1、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2、银行受理。 3、对抵押物进行评估。 4、根据评估值核定贷款金额。 5、签订借款合同。 6、办理抵押物登记事宜。 7、银行发放贷款。 8、借款人按时还款。 五、民间小额贷款利率:相比银行小额贷款利率,不少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利息上浮幅度则高得惊人。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仅每月还款利息就高达1%,年息甚至高达12%。相比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基准利率,这类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上浮幅度高达90%以上。以平安银行的小额贷款为例,其年利率按基准利率上浮10%~30%。平安银行一位负责贷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终贷款年利率还需要以银行的审批结果为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