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未得工资,怎么办? |
释义 | 劳动者未支付工资可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投诉劳动监察简单但执法力度可能有限;劳动仲裁可要求支付工资、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最终解决问题,但程序繁琐需专业指导。 法律分析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拓展延伸 维权途径:离职未得工资如何维权? 离职后未得到应有的工资,您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明确工资未支付的原因,并要求支付欠款。如果雇主拒绝支付或拖延时间,您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帮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议。同时,您可以咨询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保护。在维权过程中,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以支持您的主张。请注意,不同地区的法律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最好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维权途径多样,确保权益。拒付工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投诉简单,仲裁可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最终解决。与雇主沟通,要求支付欠款,若拒付可寻求法律帮助。收集证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权益得到保护。注意地区法律和程序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