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抽查不合格后的处理措施
释义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监督,要求企业限期改正;若超过期限仍不合格,将通过新闻媒体公告企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若再次复查仍不合格,将责令企业停业整顿。
    法律分析
    被抽查不合格后会由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超过规定的期限未作改正,产品质量经复查仍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企业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公告,公告后经再次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拓展延伸
    抽查不合格后的整改方案
    抽查不合格后的整改方案是指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情况后,为了解决问题并确保合规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首先,需要对不合格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时间和责任人。接下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包括修订流程、提供培训、加强监督等。同时,建立有效的跟踪机制,确保整改措施的执行和效果。最后,进行整改结果的评估和总结,以便从中吸取教训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通过抽查不合格后的整改方案,可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合规性,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和维护。
    结语
    在产品质量监督中,对于抽查不合格的情况,相关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如果企业未按规定期限改正,将面临公告曝光和停业整顿的风险。整改方案包括问题分析、制定计划、采取纠正措施、跟踪执行和评估总结等步骤,以确保合规性和提升管理水平。通过抽查不合格后的整改方案,可有效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维护产品质量和各方利益的平衡。
    法律依据
    《产品质量法》第十七条
    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告告后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顿期满后经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4: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