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起诉的含义是什么? |
释义 | 起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审判的行为。民事起诉是为保护个人权益,刑事起诉是为确定刑事责任。法院只有接受起诉才能进行审理,起诉的成立标志着诉讼程序的开始。 法律分析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种案件,是以公诉机关或者当事人的起诉为前提,如果没有人起诉,法院对任何案件都不主动审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诉,同意进行审理,称为受理。起诉的成立,标志诉讼中审判程序开始。 拓展延伸 起诉的程序和要求 起诉的程序和要求是指在法律领域中,当某人或某机构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违法行为时,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过程和必要条件。起诉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准备起诉材料、选择合适的法院、提交起诉状、缴纳诉讼费用、通知被告、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等。起诉的要求包括:起诉状的格式要求、起诉请求的明确性、起诉状中所附证据的充分性等。此外,根据不同司法制度和具体案件的性质,起诉的程序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起诉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程序和要求的正确遵循,以提高诉讼成功的机会。 结语 起诉是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中,起诉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而刑事诉讼中,起诉是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法院只有在接受起诉并同意进行审理后,才能开始审判程序。起诉的程序和要求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包括准备起诉材料、选择合适的法院、提交起诉状等。在起诉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程序和要求的正确遵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形式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