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释义
    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该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标准状态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 325Pa时的状态。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为基准。
    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指处理设施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Maximum allowable emission rate)
    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4、无组织排放
    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5、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
    依照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为判别无组织排放是否超过标准而设立的监测点。
    6、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指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7、污染源
    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
    8、单位周界
    指单位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通常应依据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
    9、无组织排放源
    指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如车间、工棚等)。
    10、排气筒高度
    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