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 |
释义 | 《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是为了落实行政强制措施,规范行政强制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实施细则。 《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是用来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操作流程,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该实施细则主要包括行政强制的适用原则、行政强制措施种类、行政强制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具体而言,该实施细则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规定:一是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但在采取强制措施前应当尽量采取其他合法手段。二是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对被强制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三是行政强制程序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程序应当公开、公正、公平,并确保被强制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什么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国家规定、危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他人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情形。同时,在行政强制前,行政机关还应当通知被强制人并告知其违法事实和依据。 《行政强制法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行政强制措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实施细则。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并尽量减轻对被强制人的不利影响,保护其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行政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在必要范围内尽量减轻对被强制人的不利影响,保护被强制人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