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免职与撤职的区别及影响 |
释义 | 黄冈市卫健委唐主任在疫情中一问三不知被免职,但免职并非处分,工资待遇不受影响。被免职的官员一年后可恢复原职或担任其他职务。免职期间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表现安排适当岗位或任务。免职分为正常和过错两种情况,而违法违纪则可能被撤职作为处分。撤职是行政处分的一种,职务和工资待遇会受到影响。撤职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纪委监委负责。免职和撤职的处理视具体情况而定,免职并非最终处罚。 法律分析 武汉疫情告急,黄冈情况也不乐观,可就在这种情况下,黄冈市卫健委唐主任面对中央督察组的提问却是一问三不知,结果被就地免职。那么免职是处分吗?被免职的人工资待遇会受到影响吗?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免职不是处分。免职只是组织部门的一种处理程序。免职免掉的是其现在的职务,但是其工资,级别,待遇均不受影响。免职后的官员还会被提拔吗?根据我国现在的规定被免职的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原职务或者与原职务相当的岗位。也就是过了这一年就可以恢复原职或者担任其他职务了。免职期间这些官员在做什么呢?一般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免职一般都是用于什么情况呢?免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正常的免职,比如说是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达到退休年龄、辞职或者调出、外出离职学习、身体原因不适合担任现在的职务;二是过错免职,如被问责,违法违纪等等。如果违法违纪也只是被免职那是不是这样的处罚有点太轻了呢?其实与免职只有一字之差的一个处罚叫做撤职。撤职属于处分的一种。我国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所以说撤职属于行政处分的一种。被撤职的官员其职务工资待遇均受到影响。撤职的处分期间为24个月,但是处分期限接触后其职务及工资待遇也不会自动恢复。同样是犯了错,什么时候被撤职,什么时候被免职。一般情况下,就地免职,是组织部门的事,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作出,撤职,是纪委监委的事,一系列程序,需要经过“初核—立案—审(调)查—审理—集体讨论决定”。而且,撤职是党纪+政务。先撤党内职务,再匹配撤行政职务。像唐主任这种情况,属于紧急特殊情况,先就地免职,不让她在原职位上不作为,换成有能力的人任职。如果唐主任却有其他违法违纪的情况,那么后期再由纪委监委再立案侦查,侦查后如果却有问题再决定撤什么职定什么罪,再发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给组织人事部门。所以对于免职这个处分不要看眼前,得看长期,看事后还有没有其他处罚。 结语 黄冈市卫健委唐主任在面对中央督察组提问时一问三不知,结果被就地免职。免职并非处分,仅是一种组织部门的处理程序,不影响工资待遇。被免职的官员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原职务或相当岗位,但可恢复原职或担任其他职务。免职期间,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表现等,可安排适当岗位或任务。免职分为正常和过错两种情况,后者可包括违法违纪。与免职相比,撤职是一种处分,涉及职务工资待遇。撤职处分期间为24个月,结束后职务和工资待遇不会自动恢复。免职和撤职的决定程序和机构不同,后者需经过一系列程序和纪委监委审查决定。对于免职处分,需综合考虑长期和事后是否有其他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七条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七章 职务、职级升降 第四十八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