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如何安排精神病人的照顾? |
释义 |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顺序,根据法律规定,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是首要选择,其次是其他近亲属,最后是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如果以上人选都不适合,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可以担任监护人。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顺序。法律对于近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设有一定顺序。对于未成年人,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一顺序,兄姐为第二顺序,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为第三顺序。对于精神病人,其配偶为第一顺序,父母为第二顺序,成年子女为第三顺序,其他近亲属为第四顺序,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为第五顺序。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的。 6、没有以上监护人的,应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拓展延伸 监护人的法律责任与权益:精神病人照顾的法律指导 监护人在安排精神病人的照顾时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责任与权益。根据法律指导,监护人应确保精神病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提供适当的饮食、住所和医疗照顾。他们还应该关注精神病人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自伤或他人伤害。同时,监护人有义务保护精神病人的隐私和个人权利,尊重其自主决策能力。在执行这些责任时,监护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与医疗机构、专业人士合作,确保精神病人得到适当的关怀和治疗。这样的法律指导为监护人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以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和福祉。 结语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明确,根据法律规定,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以及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依次担任监护人。监护人在照顾精神病人时承担重要责任,需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保障其安全并尊重其个人权利。监护人应遵守法律法规,与医疗机构、专业人士合作,确保精神病人获得适当的关怀和治疗。这些法律指导为监护人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以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和福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四章 社 会 服 务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常见病预防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鼓励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针对老年病的专科或者门诊。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六条 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