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计算公式 |
释义 |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 1、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2、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当期营业收入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销售息税前利润率越大,说明企业的整体的获利能力越强; 3、公平成交价格=关联交易发生的合理成本*(1+可比非关联交易成本加成率)。 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社会保险费的税前扣除; 3、职工福利费等的税前扣除; 4、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 综上所述,售息税前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每一单位销售收入中所实现的利润水平。较高的销售息税前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效益较好,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成本和费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法律依据】: 《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实施办法》第十二条 负责申请人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征管的省税务机关为受理申请的税务机关。申请人就缔约对方征收的非所得税类税收提出相互协商申请的,负责与该税收相同或相似的国内税收征收的省税务机关为受理申请的税务机关。国内没有征收相同或相似税收的,省国家税务局为受理申请的税务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