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著作权相似或者类似是指什么
释义
    1、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出发,实质性相似应当是作品中独创性表达的相似。《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说某一作品具有独创性,实际上是指作者的表达新颖或原创,而非被表达的思想观念是新颖或原创。
    2、关于实质性相似中实质性的判断著作权侵权比对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性非文字近似,一种是碎片化文字近似,而这种观点被业界普遍认可。在我国,独创性表达相似部分的数量、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及重要性、比例以及受众体验等都是判断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的重要标准。
    一、判断著作权相似后,就可以确定对方侵权了吗
    判断著作权相似后,不一定就可以确定对方侵权了。因为在各自串创作作品过程中发生偶然巧合也是可能的。
    若是满足以下著作权侵权要件则构成侵权:
    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
    法律所保护的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扩张,几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劳动的创作成果。
    2、须为法律所明文保护的排他性权利。
    3、被害人须有著作权。
    原告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首先应当证明其享有著作权。在我国,不采著作权取得须先经行政机关审查登记的制度,而采“创作”主义,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就取得著作权。但在诉讼中,原告仍须证明其著作权的存在。著作权的存在,除上述应属于成文法所保障的客体和权利范围以外,原告还须证明:
    (1)作品具有原创性。著作权的取得要件与专利权不同,后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而著作权只要具有原创性就够了,即只要是经过个人心血努力、单独创作而非盗用、抄袭他人着作而成即可。
    (2)具有我国国民的身份或属于我国法律所保护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4、受害人须证明对方有侵权行为,亦即侵害著作权人受法律保护的几种特别权利。
    5、被告不得以“合理使用”原则为抗辩。
    法律既然以公益的保护为重,在一定程度内,即使是未经许可而使用作品,被告尚可以“合理使用”为理由以为免责抗辩。各国法律也都明定哪些行为为合理使用。此外,对于“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明示如下:
    (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即依其为商业性使用或非营利的教育性目的而区别;
    (2)、受法律保护的作品的性质;
    (3)、使用的数量及实质在整个受保护作品上所占的比例;
    (4)、使用对有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经济市场的价值的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