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动火证的规范要求 |
释义 | 办理动火证的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项。办理需携带相关证件到保卫处,经核验后施工单位签字,最后由保卫处开具动火证。注意事项包括检查隐藏部位、遇大风停止作业、不与易燃物同时作业、禁止在危险场所动火、周围无可燃物、氧气瓶距离要求、配备看护人和灭火器、检查地面孔洞、有效期限为当天。 法律分析 1、办理动火证需到保卫处,携带盖有红章的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盖有红章的作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有效特种作业证件各一份,并填写《动火作业申请表》; 2、保卫处主管老师对动火作业人员提供的证件真实有效性进行核验;_ 3、审核无误后,动火作业由施工单位领班级(含领班)以上人员进行签字;_ 4、由保卫处主管老师开具动火证,交代注意事项,并对动火证存根进行归类存档。 动火证使用注意事项: 1、在隐藏部位动火,操作完毕半小时内应反复检查,防止阴燃;_ 2、露天动火如遇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焊接作业;_ 3、动火不准与油漆、喷漆等易燃易爆工种同步同时交叉作业; 4、严禁在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爆炸的危险场所动火;_ 5、动火现场周围和高空动火下方火花飞溅及残落的范围内不得有可燃物;_ 6、氧气瓶、乙炔瓶有压力表,两瓶间距不得少于5米,与明火作业应大于10米,直立使用;7、动火现场有看护人全程监护,并按照保卫部门要求配备灭火器、水桶;_ 8、动火现场下放地面上若有孔洞,必须进行检查,封堵或遮挡后方可动火;_ 9、动火证有效时限为当天申请批准时间内有效;否则将视为无证违规作业。 拓展延伸 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 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是指在进行动火作业时,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首先,必须明确动火作业的范围和具体流程,包括申请动火证、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等。其次,要确保动火现场周围没有可燃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屏障、准备灭火器材等。同时,必须配备专业的动火人员,他们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动火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业。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总之,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结语 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要求。办理动火证需携带相关证件到保卫处办理。动火作业前需进行证件核验,审核无误后由施工单位领班签字。保卫处主管老师开具动火证,并交代注意事项。动火过程中需注意防止阴燃、避免在大风天气下露天动火。严禁与易燃易爆工种同时交叉作业,禁止在危险场所动火。动火现场周围不得有可燃物,需配备灭火器材和看护人。氧气瓶、乙炔瓶应保持一定距离,且与明火作业距离应大于10米。动火证有效期为当天申请批准时间内。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工作场所安全、预防火灾事故,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十五条 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作出场所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承诺,提交规定的材料,并对其承诺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消防救援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许可。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及时对作出承诺的公众聚集场所进行核查。 申请人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方式办理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检查。经检查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予以许可。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救援机构许可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检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