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安置帮教不配合的后果 |
释义 | 安置帮教是法定程序,释放后必须要申报户口,在申报户口时公安就会通告给司法行政机关的,公安会将你列为重点人口,司法则会列入安置帮教对象。 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接受警方的管制处理。刑满释放5年以内和解除社区矫正3年以内的人员必须接受安置帮教,个别地方安置帮教不到位会被司法机关追责。 一、安置帮教是什么 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简称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其对象是刑满释放5年内和解矫3年内的人员。 二、安置帮教是工作任务 对刑释解矫人员给予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引导、扶持刑释解矫人员实现就业,解决生活问题;创办经济实体和基地过渡性安置刑释解矫人员;对恶习较深、有重新违法倾向的刑释解矫人员,加强教育管理等。 三邢释解矫后还要进行安置帮教 1、巩固刑罚执行期间取得的效果 刑释解教人员在刑罚执行期内可能会得到较好的改造效果,为预防其他人事物对他们的影响,巩固改造效果,这就需要帮助他们继续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 2、提供适应性帮扶 刑释解矫人员可能会存在很难再次融入社会,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再次融入社会的困难,避免他们再犯罪;有些人员存在就业、生活困难等问题,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切实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心态,解决生活问题。 3、社会治理的需要 有部分刑释解矫人员虽在刑罚执行期间得到改造,但改造效果不够好,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性,随时会有再次违法犯罪的行为,对于这一类人,不能任由其随意而为,需要对他们继续进行跟踪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使他们的行为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4、缓和矛盾的需要 刑释解矫人员可能给国家、社会、他人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不会随着刑释解矫人员的释放而消散,受害者及其与刑释解矫人员的仇恨与矛盾甚至会变得更浓烈,所以,不仅需要帮助刑释解矫人员真正做到洗心革面,也要给受害者及其家人更多的关心与关爱,谅解可能很难达成,仇恨也很难放下,但需要去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