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防洪等级分为1级应急响应、2级应急响应、3级应急响应、4级应急响应。某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等,是1级应急响应。通常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部门,以及一些气象部门都会有专门的防洪预警,而防洪的四个等级其实是分为一般级别(蓝色预警)、较重级别(黄色预警)、严重级别(橙色预警)以及特别严重级别(红色预警)。 通常一般级别的就只是还好,不是很严重的等级,而如果是黄色预警,那么其实就是较重级别的了,红色预警就是非常严重的级别了。 这时候就要做好足够的防洪工作,通常还会出现四个级别的应急响应,相关部门会发布不同级别的响应来做好防洪抗洪准备工作。 防洪标准的高低,与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联系。 国家根据需要与可能,对不同保护对象颁布了不同防洪标准的等级划分。在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一般按照规范选定防洪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论证。阐明工程选定的防洪标准的经济合理性。 对于特殊情况,如洪水泛滥可能造成大量生命财护损失等严重后果时,经过充分论证,可采用高于规范规定的标准。 如因投资、工程量等因素的限制一时难以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时,经过论证可以分期达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巩固、提高防洪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蓄滞洪区予以扶持;蓄滞洪后,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或者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