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有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 |
释义 | 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有《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典》等。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的具体措施: 一、家庭保护 1.不许虐待、遗弃、残害未成年人; 2.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3.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 4.履行监护和抚养、教育义务。 二、学校保护 1.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2.保证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3.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4.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歧视。 5.增强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社会保护 1.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 2.保护未成年人的荣誉权、隐私权、智力成果不受侵犯。 3.保护有特殊天赋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 4.公共场所优惠开放。 5.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岁周岁的未成年人。 四、司法保护 1.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 2.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对未成年人继承权、抚养权的规定。 4.对其需要帮助的,依法提供其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六十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销售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具等物品。经营者难以判明购买者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六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参与演出、节目制作等活动,活动组织方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六十二条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