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保自付一和自付二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自付一: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中,患者需要支付的钱。 自付二:有一些标明“部分自付”的药品和检查,需要患者支付的金额。 一、医疗保险报销哪些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医疗保险首先,医保用药和非医保用药的差别,报销起付线根据医院级别也有不同 一般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付费用,而B类报80%,自付20%的比例。 假如一个人在医院用了10000元,如果是在一级医院就诊住院,那么就先减去500元;如果是在二级医院就诊住院,就先减去1000元;如果是三级医院就诊住院,就先减去2000元,这就是起付线的不同。 二、医保报销甲类和乙类有什么区别 报销范围不同,甲类药指100%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乙类药指要先自付一定百分比,剩余部分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甲类的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乙类的药物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部分能力支付费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先由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三、医保甲类乙类丙类区别 甲类药和乙类药是社会医疗保险(简称医保,包括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等)人为的把药物所做的分类。医保把药物分为三类:甲类、乙类和丙类。丙类也就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需要100%自费的药物。甲类药和乙类药都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比如,某种医保的报销比例是80%,某个药物属于医保规定的甲类药物,假设这个药物价格是100元/盒,使用后医保会报销80%,也就是80元,需要自费20元;如果某乙类药物价格也是100元/盒、自付比例(乙类药物都有自付比例,不同的乙类药物自付比例会有所不同)是15%,医保报销时先去掉自付的15%(100元的15%是15元),剩下的85%(也就是85元)再按80%去报销,也就是报销85x80%=68元,自费32元。甲类药通常是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第三十六条自付一是指,在一个结算期内,职工和退休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中按医院等级和费用数额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起付线以下及需个人负担的部分。自付二是指药品需个人负担的10%部分,大型检查需个人负担的8%部分,超过500元的材料费需个人负担的50%部分,超过限价人工器官费用。“个人负担部分”包括自付一和自付二。医保报销范围: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