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被告人的个人情况是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应考虑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程度。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判决量刑时,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情节、动机、手段、后果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犯罪前后的表现、是否自愿认罪、赔偿损失的情况等情节。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量刑准则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被告人犯罪前后是否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查清事实、挽回损失、防止犯罪再次发生等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量刑准则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被害人原谅被告人、被告人自愿赔偿被害人损失等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结:在量刑决定中,被告人的个人情况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程度需要被全面评估。被告人应积极配合调查,挽回损失,被害人原谅或自愿赔偿损失等情节会对量刑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