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工资没有记录怎么办 |
释义 | 拖欠工资没有记录的解决方法如下: 1、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协商,要求其尽快支付拖欠工资。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和证明,例如工作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自己的工作和工资情况。 2、提交投诉举报:如果用人单位不予理会,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其协调解决工资争议。劳动监察部门会调查验证,如果证实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行为,可以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资和相应的经济补偿。 拖欠工资的影响如下: 1、对个人的影响:拖欠工资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可能导致个人无法按时支付房租、贷款、生活费用等,甚至影响到家庭的生活稳定。长期拖欠工资还可能导致员工心理不稳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对企业的影响:拖欠工资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还会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满意度,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此外,拖欠工资还可能引起劳资纠纷,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良影响。 3、法律责任:企业如果拖欠工资,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和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赔偿等。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发生拖欠工资没有记录的情况,建议在工作时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和证明,例如工作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等,以便在工资争议时提供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四十条 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记录该申请。 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