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试用期未签合同是否有效? |
释义 |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享有法律保护,试用期的长度根据劳动合同期限而定,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供合理理由,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能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可先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 (1)劳动法规定没有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只有劳动期限长短的区别,但是待遇都是一样的。不管签不签劳动合同都受的法律保护。 (2)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超过6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用人单位如果能够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当初的约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你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规定没有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只有劳动期限长短的区别,但是待遇都是一样的,不管签不签劳动合同都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超过6个月的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试用期也有所限制。用人单位如果能够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当初的约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在解决劳动合同纠纷时,建议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