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租赁合同是否需要身份证号验证? |
释义 | 租赁合同的有效性不受身份证号的影响,只要双方真实意愿表示合同即有效。判断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需考虑主体资格、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合同内容合法性和是否进行登记备案等因素。违法建筑、权属争议、不符合安全标准等情况下的房屋不得出租。合同中过高的滞纳金条款可撤销。若房屋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出租人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租赁合同无效,租金依法没收。未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在有效性上存在争议。 法律分析 一、租赁合同没有身份证号有效吗 1、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都是有效的,没有身份证号,也不影响它的效力。 2、法律规定:《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怎么判断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一)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 (二)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出租的房屋,都可以依法出租。 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3、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4、权属有争议的; 5、属于违法建筑的; 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7、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8、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 9、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三)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在实践中,有些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房客逾期支付租金、水电费等的滞纳金按每日2%计算。从法律来说,这种约定因滞纳金过高有失公平,属于可撤销条款。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有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若属实,则在出租人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 (四)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及本市的租赁法规均规定,租赁当事人应向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实践中,对未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合同是无效的,另一种认为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租赁合同的有效性不受身份证号的影响,只要双方真实意愿表示,合同即有效。根据《民法典》第46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判断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需要考虑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房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禁止出租以及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等因素。此外,进行登记备案也是租赁合同的重要环节。未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在观点上存在争议,但可能不具备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因此,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应确保合同主体符合规定,房屋符合法律法规,并遵守合法合规的租赁合同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七百五十三条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让、抵押、质押、投资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的,出租人可以解除融资租赁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七百四十条 出卖人违反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可以拒绝受领出卖人向其交付的标的物: (一)标的物严重不符合约定; (二)未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经承租人或者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 承租人拒绝受领标的物的,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