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3、法律其他规定。4、申请减刑的方式是,由犯罪分子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5、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司法解释(1-10)第九条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为二十三年有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包括在内。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抗拒改造,尚未构成犯罪的,此后减刑时可以适当从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