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刑事责任?
释义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勾结敌人造谣惑众,造成部队军心涣散、部队怯战、厌战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等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行为人仅一般的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
    一、犯了遗失武器装备罪怎么处罚
    对于犯了遗失武器装备罪既遂的人,人民法院的处罚一般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遗失武器装备罪是指军职人员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其他严重情节是指编造假情况欺骗组织或者嫁祸于人的;遗失的武器装备被敌人或者犯罪分子利用的;严重影响部队完成任务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
    二、电力设备罪既遂了法院会怎么判刑
    行为人犯破坏电力设备罪既遂的,人民法院会这样量刑:一般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既遂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破坏电力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三、什么是拒传、假传军令罪
    拒传、假传军令罪,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假传军令罪,是指军人战时伪造、篡改军事命令并予以传达或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一)区分本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
    其区别在于:
    1、客观表现不同。假传军令罪是行为人传达或发布经过伪造或篡改的命令,只能表现为积极的行为,违抗作战命令罪则是拒不执行上级的作战命令,一般表现为不作为;拒传军令罪,也表现为不作为,即拒绝达军事命令。但拒传军令罪的行为人拒绝的是对军事命令的传达,而违抗作战命令罪拒绝的是对军事命令的执行。
    2、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负有传达命令职责和发布命令职权的军职人员,而违抗作战令罪的主体,是接受命令的下级部属人员。
    (二)区分本罪与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编造事实,致使军心混乱的情况,二者的区别在于:
    1、在主观方面,战时造谣惑众罪往往是行为人在作战能力和作战结果上,夸大敌人贬低自己,目的在于动摇军心;假传军令罪则是编发虚假命令,其目的在于破坏作战部署,但从后果看,当然有涣散部队斗志的情况发生。
    2、主体方面,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参战人员的军职人员,而假传军令罪的主体一般是参战人员中负有传达命令职责和发布命令职权的人,是军人中的特殊主体。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