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杀人怎么处理? |
释义 |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杀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怎么判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有辨识能力的精神病人故意杀人如何认定? 1、有辨识能力的精神病人故意杀人,具体得看作案时的精神状态,进行认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和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残留期患者犯罪后是否承担刑事责任,需要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才能确定。 3、对精神病人的鉴定结果,通常有三种情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完全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在刑法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都要负刑事责任,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才不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时犯罪也要负刑事责任。相应来说,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民事赔偿,由其监护人承担。如精神病人有财产的,先拿这部分财产来赔偿,不足部分再由监护人补充赔偿。 回答涉及到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