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因此企业因疫情原因导致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的,在履行相应的程序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延迟工资发放是合理的,但延迟工资发放一般不能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并且与劳动处协商处理。 因为本身由于疫情这方面所导致没能正常的,发放工资的话,并不属于我们关于劳动合同法当中所规定的违约,而是属于不可抗力,所以不构成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国办专门发文延长3天春节假期,部分地方明确要求延后复工,这就可能会导致部分单位无法在此期间发放工资,从而错过本该发放工资的日期,导致延迟日期发放工资。 但是延迟时间一过,用工单位必须付清劳动者的足额工资。如果用工单位无正当理由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并在劳动者提出抗议后仍不按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那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如果投诉还没得到合理的处理,那么劳动者可以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另外,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工作》的通知,企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停工停产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