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其法律性质及解决途径
释义
    劳动关系纠纷的仲裁时效为一年,当事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解决纠纷。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和第四条,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分析
    确认劳动关系的纠纷是有仲裁时效的。如果当事人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来解决该纠纷。
    法律客观:
    《劳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拓展延伸
    法律性质和解决途径的综合研究
    《法律性质和解决途径的综合研究》是一项关于法律问题的深入探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对特定问题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该问题的各种途径。通过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我们将评估不同解决途径的优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对法律性质和解决途径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视角,促进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结语
    通过仔细研究和对比分析,我们对劳动关系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在一年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纠纷。用人单位也有责任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利。通过《法律性质和解决途径的综合研究》,我们为相关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以促进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为解决劳动关系纠纷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视角。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5: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