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方拒绝让我见孩子,即使我已经支付了抚养费,该怎么办?
释义
    离婚后,给付抚养费但被拒绝探望孩子属于侵犯探望权,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望权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的法定权利,可以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确定探望方式和时间。逗留式探望和看望式探望是常见方式,但需考虑子女身心健康。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
    法律分析
    离婚后一方给付了抚养费,另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让见孩子的,是属于侵犯探望权的行为,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怎么确定探望权的行使时间
    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时间离婚双方可以约定,协商约定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判决。探望权是以法律形式对亲情交流和维系的保障探望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亲一方依法享有的在一定时间,以一定方式探视、探望子女的权利。
    探望的方式主要有逗留式探望和看望式探望。逗留式探望:是在约定或判定的时间内,由探望人把孩子领走,并按时送回被探望子女的方式。看望式探望时间短,方式灵活,但不利于探望人同子女的交流。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或者是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代理人。
    拓展延伸
    维权策略:如何应对对方拒绝让我见孩子的情况?
    当面临对方拒绝让您见孩子的情况时,您可以采取以下维权策略。首先,确保您已经支付了抚养费,并保留相关支付证据。其次,与对方进行积极沟通,明确表达您的合理诉求,并寻求和解的可能性。如果对方仍然拒绝合理要求,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在法律程序中,您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介入解决争议。同时,收集相关证据,例如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以支持您的主张。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耐心,坚持维护您作为父母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孩子的福祉始终处于首要考虑。
    结语
    父母离婚后,一方支付抚养费而另一方拒绝让见孩子,侵犯了探望权。根据《民法典》第1086条,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方式和时间可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决。探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法院可中止探望,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当面临拒绝探望情况时,确保支付抚养费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沟通并寻求法律援助。保持冷静和耐心,维护合法权益,确保孩子福祉为首要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7: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