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盗窃二千元及以上构成犯罪,标准为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五百元至二千元)、“数额巨大”(五千元至二万元)和“数额特别巨大”(三万元至十万元)。 法律分析 盗窃二千元及以上构成犯罪。盗窃构成犯罪的标准分别是: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 拓展延伸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是指在刑法中规定的盗窃行为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和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定罪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存在盗窃行为,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其次,必须具备盗窃的客观要件,包括盗窃对象是他人的财物,盗窃行为发生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再次,必须具备盗窃的主观要件,即盗窃行为是故意的,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只有当以上要件和条件齐全时,才能构成盗窃罪,并最终被法律认定为犯罪行为。盗窃罪的定罪标准的明确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财产安全。 结语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明确规定,以不同数额作为起点。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起点为500元至2000元,数额巨大起点为5000元至2万元,而数额特别巨大起点为3万元至10万元。这些标准要求同时满足盗窃行为、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只有当这些要件和条件齐全时,才能构成盗窃罪,被法律认定为犯罪行为。这一明确规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