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据裁判主义规则 |
释义 | 行政诉讼认证是法官对证据三大属性,即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所进行的综合审查判断。本文将简单介绍证据裁判主义规则。即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53条)。虽然只有这短短... 行政诉讼认证是法官对证据三大属性,即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所进行的综合审查判断。本文将简单介绍证据裁判主义规则。即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53条)。虽然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但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以客观事实作为裁判依据时代的结束,开创了以法律事实为基础证据裁判主义的新纪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口号,并同时为我国三大诉讼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所确认(刑事诉讼第6条、民事诉讼第7条、行政诉讼法第4条),被奉为诉讼的基本原则。该原则本无可厚非,但过去一般都认为,以事实为根据就是要求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以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为依据。由于案件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法官通过证据重建的案件事实,只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虚拟的事实。因此,客观事实在诉讼中是不能实现的,诉讼也没有必要达到客观真实。德国学者Karl Larenz(拉伦兹)在《法学方法论》中,将案件事实分为事实上发生的案件事实即客观事实、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即主观事实和法律上的事实。事实上发生的案件事实具有不可回复性;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则具有多变性,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同一事实的陈述就可能不一样。唯有法律上的事实是通过诉讼程序最终认定的事实,具有可接受性。依照完善的证据立法和科学的证据规则就可以实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合。法官的任务就是通过证据去查明和认定法律中规定的案件事实。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