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出口不退税应如何处理
释义
    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以及直接购进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可以免税出口但不予退税。对于特定货物,可以考虑特准退税。外贸企业从非生产企业、非市县外贸企业、非农业产品收购单位、非基层供销社和非成机电设备供应公司收购出口的货物不享受免税政策。
    法律分析
    下列企业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外,给予免税,但不予退税
    1、属于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
    2、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免税但不予退税。但对下列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特准退税: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渔网渔具、松香、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
    3、外贸企业直接购进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包括免税农产品)出口的,免税但不予退税。
    4、外贸企业自非生产企业、非市县外贸企业、非农业产品收购单位、非基层供销社和非成机电设备供应公司收购出口的货物。
    拓展延伸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取消或减少退税额度可能导致企业利润减少,降低竞争力。另一方面,调整退税政策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增加负担。为应对这一情况,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其次,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减少对退税政策的依赖。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求政府支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同时,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的合作,共同应对退税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通过这些应对策略,企业可以在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重大的经营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开拓新市场、争取政府支持以及加强合作等策略来降低成本、保持竞争优势。在退税政策调整的挑战下,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三章 应 纳 税 额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六十五条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