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产假一般休几个月 |
释义 | 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一、教职工产假多少天 国家并未单独规定教师的产假,所以教师按照通用规定享受产假,为98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产假时间一般为分娩前半个月到生产后两个半月,符合难产情况的,由医生开具难产证明可增加15天难产假。各省、自治区均在在国家法定基础上对产假进行了延长,具体可询问当地有关机构。 二、再婚休产假有没有工资发 再婚休产假有工资发。如果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生育保险,则再婚休产假是有工资发的,该工资由单位来发;如果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生育保险,则没有产假工资,但是有相当于产假工资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来发。 一般来说是由分娩的前15左右到产后的两个半月左右,如果晚婚晚育的人,则可以将产假前后延长至四个月的时间,女职工生育将会享受不低于90天的产假。将原来产假的90天增至14周,并且相关生育流产医疗费用是由单位支付的。而后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且通过了将女职工的生育享受产假由90天提升到了98天,并且规范了相关的一些待遇。 三、产前的相关待遇有什么 产前的相关待遇如下: 1、工资待遇,女职工产假或者男方看护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 2、产前检查,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3、产后哺乳假,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在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