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发明专利申请时如何保护
释义
    发明专利申请时的保护措施主要就是临时保护,在专利公布后、授权前可以申请临时保护。
    对专利权的保护,应当从该专利的授权公告之日开始。但对于发明专利而言,在专利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后,专利局将公布该专利方案。在此阶段,如果有单位或者个人擅自按照公布的技术方案进行生产,势必影响专利权人当时以及授权后的合法利益。因此,专利法第十三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此段时期对专利申请的保护,一般称之为临时保护。当该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后,就应当对其进行专利保护了。
    发明专利公布的权利要求的内容往往不是稳定的,而且有可能比授权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更大或者更小。那么应当如何确定发明专利权临时保护的范围呢?
    临时保护的保护范围应当区分具体情况而加以确定,即如果授权时的权利要求或者在经过异议程序(撤销程序)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大于公开的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专利申请的临时保护仍以公开文本为准;反之,如果授权时的权利要求或者经过异议程序(撤销程序)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小于公开的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临时保护就必须以缩小后的权利要求为准因为在授予专利权之前公众只能看到公开的权利要求,他们有权根据公开的权利要求来决定采取回避性实施行为,如果授权后的权利要求扩大了保护范围,则不应当对临时保护的范围产生影响,否则对于公众而言,将是极为不公平的。
    一、职务发明处罚规定是什么
    职务发明处罚规定是需要由相关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利用职务发明再行创造发明涉嫌构成专利侵权,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法院基本上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方法。即:
    1、确定被控侵权产品(含方法,以下均相同)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2、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因此,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是我们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唯一依据。权利要求书应当有独自权利要求,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
    3、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