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没收孩子压岁钱犯法吗? |
释义 | 压岁钱是一种赠与,形成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赠与合同关系。一旦孩子接受了压岁钱,赠与合同就合法成立。除非孩子自愿上缴零花钱,否则家长无权强制没收压岁钱。孩子所得到的压岁钱是他们的合法财产,家长只能在为孩子利益的情况下处置这些财产,否则处置行为无效。然而,考虑到孩子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可能无法独立使用压岁钱,因此家长可以暂时帮助保管这笔财产。 法律分析 压岁钱属于赠与性质,与孩子之间形成的是赠与合同关系,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就依法成立,除非孩子自愿上缴零花钱,否则家长不能强制没收孩子压岁钱。 孩子受赠与的财产是其合法财产,这些财产,家长只有为了孩子的利益才能处分,否则处分行为便不具效力。不过,鉴于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很好地独立使用压岁钱的孩子,家长可以暂时帮他们保管压岁钱。 拓展延伸 压岁钱被家长没收,涉及未成年人财产保护法律? 压岁钱被家长没收涉及未成年人财产保护法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财产权益,包括压岁钱。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履行保护未成年人财产的责任。如果家长擅自没收了未成年人的压岁钱,可能涉及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财产由法定代理人管理和保护,法定代理人不得侵占、挪用或损害未成年人的财产。因此,家长没收未成年人的压岁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结语 压岁钱属于赠与性质,与孩子形成赠与合同关系,一经接受即成立。家长不能强制没收孩子压岁钱,因为孩子受赠财产是合法财产,只有为孩子利益才能处分。虽然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家长可保管压岁钱。若家长擅自没收压岁钱,涉及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权益是重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