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滞纳金的含义是什么? |
释义 | 滞纳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未按约定缴纳税款的一种罚款。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合同怎么约定滞纳金 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能在合同中约定滞纳金。根据法律规定,滞纳金指的是行政机关对迟延履行缴纳法定税费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收取的惩罚性的货币金额,民事主体无权收取滞纳金。但是签订合同的民事主体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定金与其他损害赔偿责任,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同约定的滞纳金是否支持 合同约定的滞纳金能获得支持。民事合同中的滞纳金的性质为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出现违约行为时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 合同约定的滞纳金有效吗 合同约定的滞纳金有效。民事合同中的滞纳金的性质为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出现违约行为时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 租赁合同约定滞纳金是否有效 租赁合同约定滞纳金如果出自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有效。租赁合同依法成立后,具有法律约束力,发生约定情形的,当事人应当支付滞纳金。 租赁合同约定滞纳金有效吗 租赁合同约定滞纳金是否有效,要具体分析。如果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签订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在签订合同时,没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情况,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有法律效力。否则可能是无效或可以撤销或变更的合同。 该内容由 王鑫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