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者离职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
释义 | 劳动者离职的手续: (1)提前30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2)离职员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工作移交,并向用工人单位人事部提供书面的有相关人员签字的移交清单,人事部凭移交清单及当月结算工资并办理正式离职手续; (3)转出人事关系。 1.转出人事档案、党组织关系、工会组织关系。 2.转出社保。 一、提交辞职报告后多久可以走 提交辞职报告后一个月可以走。 1、一般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递交辞职报告,并处理好相关交接问题,一个月以后,劳动者即可以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劳动者的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2、如果是按照一般程序,正式员工一般是经过三十日预告辞退,试用期员工经过三日预告辞退后就可以离职; 3、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问题,劳动者可以直接离职不必等一个月。 二、社保费用从上家公司转回下家公司有影响吗 不会自动停止,社保在当事人未办理转接手续的前提下,原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会在当地的社保系统申报中断手续,并停止缴费。 1、建议当事人及时补办离职手续,再凭劳动合同解除书,去对应的社保关系所在地的社保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并领取就业失业登记,并办理社保关系转出手续。 2、否则当事人的医保卡功能将在社保断缴之日起被冻结,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三、辞职后工资多长时间内结清 辞职后工资结算,一般劳动者在离职的时候,单位应该在15日内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转移保险关系,同时结清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离职时工资什么时候结清,但是根据各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在员工离职时结清。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员工离职分为以下两种: 1、员工主动离职,即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提出离职申请; 2、企业因为员工不胜任岗位、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试用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由企业方提出终止双方劳动关系。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