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账本设置小窍门有哪些 |
释义 |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可能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要全部照搬,否则很多用不到的科目将造成空页码,有碍翻查。一般企业用到的会计科目大致只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科目数量的2/3.但也应注意留有余地,做到有前瞻性,防止出现新业务新设科目造成顺序错乱。 2.在确定好会计科目后,要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号顺序编写总账目录及总账内各科目页码。这样在每期期末编制财务报表时,就可按顺序进行,避免无规律编页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这条看似简单,但现实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 (二)根据企业业务量设置账本 1.专用式账本必须要使用专用式的,这点不要简化。如:日记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销售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主要是成本费用类科目使用)、数量金额明细账(主要是存货类科目使用)、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2.其他类别的可以根据需要合并。如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应付等一些只有金额的科目可以按大类设一个或几个账本。 (三)应有选择地贴口取纸 大多数会计都有在账本上贴口取纸的习惯,这样的确便于明细账的查找。但若不加选择地全部粘贴,不美观,也不再便于明细账的查找。比较实用的法是: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账本,可贴;明细科目较少的账本,则以使用账簿的目录为宜。当然各人习惯不同,也不强求。 一、自制设备的会计处理 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生产成本”账户的核算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所以自制的机器设备在“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完工后作为产成品入库,待技术部门领用时再由“产成品”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因而有观点认为自制设备的会计处理与其是否为企业平时正常生产销售的产品并无关系。但是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实务中应该明确区分自制自用设备与自制正常销售的设备。若不区分自制设备的用途,将其统一归集到“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可能导致企业在期末编制财务报表时将期末未完工的自制设备(即在产品)归集到“存货”项目。而存货是一个企业拥有的、并准备通过正常的经营过程或一定的生产加工过程最终对外销售的各种商品或货物,因此,对于正常销售的自制设备这样处理是正确的,但对于自用的自制设备如果通过“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在会计期末就需要分析在产品的构成,不便于会计实务操作,且易发生错报。 笔者认为,企业自制设备应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分为自制固定资产和自建固定资产两种,自建固定资产称为在建工程。从字面意思看,自制非自建,不能作为“在建工程”核算。但是从字面上对“建造机器设备”与“制造机器设备”进行区分是不必要的,而是应该从业务性质角度考虑;另外,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区分自制固定资产与自建固定资产的范畴,而应统一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