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如没有侵犯合法权益,只是道德问题,不会涉及法律问题,不会得到赔偿。 2,受害人可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九百九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