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唐律中将间谍罪分为哪几种
释义
    唐律中将间谍罪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把军事征讨信息提供给境内外敌对势力;
    2、把其他国家秘密提供给敌对势力;
    3、外国人私入中国境内或传信给国人以刺探情报;
    4、接收外国间谍的书信或容留隐藏外国间谍。
    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历朝均有防止泄密的犯罪和罪名,即“漏泄”和“间谍”,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秘密。但漏泄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犯罪主体,有些情况可能是过失犯罪。而间谍则不同,其完全是为了敌人刺探情报,一旦得逞危害无穷,因此必须严加防范。如今进入现代社会,国家有关间谍罪的法律条文或许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所反映的立法价值取向却相对一致:那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为了一己私利,背弃祖国从事间谍活动,不仅要受到法律制裁,更会永远为人民和历史所唾弃。
    间谍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间谍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间谍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3、主体要件。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法人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间谍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或者明知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等等而参加或者予以接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条
    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