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商家不提供发票是否涉及偷税行为?
释义
    商家未能提供发票不一定涉及偷税漏税行为,但这种行为已违反法律法规。偷税漏税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若偷税额达到10000元以上且占各税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则构成犯罪。商家不给发票不一定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但违反法律法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分析
    商家未能提供发票并不一定涉及偷税漏税行为,但这种行为已违反法律法规。偷税漏税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若偷税额达到10000元以上且占各税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则构成犯罪。因此,商家未能提供发票并不一定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但违反法律法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商家不给发票是否属于偷税漏税行为商家不给发票不一定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一些商业企业(如超市等)不是依据发票计算收入的,所以是不是偷税不一定,但肯定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税务局发现偷漏税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举报。比如消费者举报不开发票,还有离职的财务举报、竞争对手举报等等,这个大家都懂不需要多说。
    二、偷税漏税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偷税漏税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在我国偷税漏税是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根据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
    拓展延伸
    偷税漏税的区别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提示,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当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商家未能提供发票不一定涉及偷税漏税行为,但违反法律法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偷税漏税属于刑事犯罪行为,若偷税额达到10000元以上且占各税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则构成犯罪。商家不给发票不一定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但违反法律法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十条 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日;自用应税产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应税产品的当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八条 纳税人的免税、减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的,不予免税或者减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4:53